无障碍阅读

石嘴山市金融局从“五度”入手跑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加速度”

发表时间: 2021年10月09日 编辑录入: 来源: 石嘴山行政审批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的论述要求,今年以来,市金融局坚持以“优政策、建机制、搭平台、促改革、拓渠道”为抓手,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突破口,着力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以“深度、力度、黏度、速度和温度”跑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优化政策引导支持,展示金融服务“深度”。引导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各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建立全面服务企业的“金融服务顾问”和帮助银行更好开展信贷决策的“产业发展顾问”的“双顾问”工作制度,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突破口,为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产品对服务、服务对诉求的金融专业服务,提升银企对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争取再贷款、再贴现和常备借贷便利限额,将再贴现支持对象由过去的小微企业放宽至所有民营企业。建立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年度考核机制,结合石嘴山市重点产业发展部署,把支持重点特色产业企业信贷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通过表彰、推荐重点优质项目、增加财政性存款、总结经验推广等方式给予鼓励。截至6月末,金融机构支持“9+3”重点特色产业企业贷款余额68.89亿元,较年初增加37.39亿元。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机构与企业真切合作的“深度”。

二、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体现金融服务“力度”。建立金融局、人行、银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服务联动机制,定期研判金融运行形势、风险监测和全市民营融资服务落实情况,安排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重点任务。面对民营企业的金融风险隐患,压实债权人委员会职责,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不起诉、不下调贷款分类,避免形成“踩踏”,给其“喘息”时间,恢复“造血能力”,确保形成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建立政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建成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名录库,动态更新,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金融机构实施分级分类帮扶奠定基础;积极组织举办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特色产业推介会、政银企对接会等融资活动,2021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企业新增发放贷款、承兑、贴现等各类贷款196.65亿元,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支持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增强金融服务“黏度”。建立“9+3”和“5+3”重点产业和项目融资服务机制,建成“9+3”重点特色产业企业名录库,举办自治区“金融+”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融资对接启动会、金融支持“5+3”项目和“9+3”重点特色产业推介会等4场次,推介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企业537个;建立“石嘴山服务企业融资需求”微信联系群,推送有融资需求的企业66家,金额86.3亿元。加强信用信息共享,石嘴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发改委建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线上发布金融产品、信贷政策等,依托信用数据赋能,实现银行与民营企业实时在线精准对接促进融资意向达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创新“政银担”产品,整合全市5支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建立“石时担”担保基金,采取多元化产品服务模式,施行政银担风险损失分担机制,资金放大达到3.6倍,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发挥。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对金融机构的认知度、信赖度、合作度,让小微企业实实在在增强与金融机构的“黏度”。

四、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凸显金融服务“速度”。积极争创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资格,将获得的5000万元试点奖励资金迅速补充鑫鼎、鑫诚两家融资担保机构作为注册资本金,壮大了为小微和“三农”提供担保的实力。利用政银担基金,建立“石时担”科技创新贷业务产品,将企业融资担保费率降低至0.8%,规定银行贷款利率执行5.35%以内。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模式,推出“小微快贷”“云税贷”“善融贷”等17款线上线下融资产品,创新推出首批“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获得首个合作年度业务授信规模4亿元,充分依靠银行系统风控优势,由银行按规定条件对贷款项目进行审批,担保机构实施“见贷即保”,不做重复性调查,担保审批流程平均从5个工作日减少到2.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50%,让小微企业和“三农”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金融服务的“速度”。

五、拓宽融资渠道,彰显金融服务“温度”。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企业精准帮扶模式,开展“金融+”融资需求调研活动,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走访调查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上半年,金融机构支持重点特色产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倍。强化上市培育,分类别分阶段举办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债发行实务培训讲座,积极邀请业界专家和有丰富资本市场服务经验的律师、会计师等为重点培育企业进行多对一辅导,为重点企业“会诊把脉”“传经送宝”。首发全区第一单“复工复产”专项可转债,为吉元冶金、恒达纺织发行专项可转债4200万元。主动上门推介,组织重点培育企业赴深圳、上海、杭州举办石嘴山市企业、产业、项目专场路演等活动,积极向全国资本推介优质企业和项目,邀请区外资本赴石嘴山市考察投资,为企业直接融资“铺好路子”。强化制度保障,健全上市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建立上市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企一策”清单化管理制度,为企业破题解忧,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