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银川市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成为中国城市投资的“新燃点”。今年以来,银川市在产业基础、成长潜力和投资环境方面跑出加速度,其中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食品、电子信息产业表现最为突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领示范带动力强劲。产业格局的升级、营商环境的优化,助推银川进一步提升“能见度”。
强化政策扶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为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银川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银川市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鼓励工业企业稳产增产、加大工业项目投资建设、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推进工业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强生产要素保障、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制定20条具体措施,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银川市充分发挥‘千名干部包千企’包抓作用,建立工业企业‘456’包抓服务机制,实现县(市)区、园区、企业、项目4个层面全覆盖,推动工业稳增长、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疫情防控5项工作,制定目标、责任、进度、问题、措施、成效6个清单,在稳存量、扩增量、控减量上持续用力,支持企业开足马力抢进度抓生产。”据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还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骨干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及“大数据+产业”精准招商,在各县(市)区、园区项目招商引资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对新引进区外投资额度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照当年入库工业投资总额(不含土地出让金和政府代建厂房投资)的0.2%给予奖励。
与此同时,我市还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速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高端、适用的技术装备,特别是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产品的应用,对通过淘汰老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的企业,按照新购置设备实际支付金额的1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给予补贴;其他入库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的3%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夯实产业根基增强项目发展动力
产业项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今年,银川市围绕“两都五基地”建设,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导向,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着发展转,旗帜鲜明地推动园区项目加快建设,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作为银川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疫情期间,银川经开区领导干部职工紧盯在建项目,坚持包抓责任机制和问题快处机制,通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工作小组,对园区在建的中环、创盛、天通等29个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全面加快项目落地投产速度,力争以高质量产业项目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有序推进,我们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在协助在建项目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着力在项目总量、质量、落地、见效四个维度上下功夫,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园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千方百计抓产业、兴产业、强产业。目前,银川经开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位起步引进培育的隆基、中环、鑫晶盛、小巨人、威力、蒙牛、沃福百瑞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和“三新”产业布局下出了“先手棋”,也为“两都五基地”建设筑牢了产业根基。
盯住质量、抢出速度、抓出效益……如今,银川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紧盯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创新招商模式,拓宽引资渠道,通过持续开展“云对接”“云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争取谋划储备、洽谈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以实际行动助推先行区示范市和创新发展引领市加快建设,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加强科技支撑助企业解难题增后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银川市坚持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力推进数字赋能、平台创建、工业技改,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开展技术揭榜攻关,力争突破一批技术瓶颈。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银川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共享创新中心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广天夏数字化矿山项目入选工信部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天通蓝宝石一二期项目已投入生产,综合产能达到2000吨/年,居全国首位;隆基硅P型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06%,保持全行业领先地位;中欣晶圆拥有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大尺寸硅片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小牛自动化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打破了国内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
同时,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银川市在人才招引上与企业共同发力,通过完善“产业+人才+项目”精准引才机制,积极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牵线搭桥,真心实意招揽人才。
各园区纷纷亮出亮眼的成绩单。目前,银川经开区全力支持精密减速器研发、光伏组件自动化设备研发等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体建设,以及新建的G12太阳能级单晶硅(银川)技术创新中心等19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2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根据企业创新发展需要,银川经开区支持企业吸引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通过项目引进、技术支持等方式开展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水务数字化应用、供热智能化应用等人才小高地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断修炼内功,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保障体系,银川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也在着力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助力企业和项目提信心、解难题、增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