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是宁夏中卫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为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以创建信用示范村、信用示范户活动为载体,以信用激励和信用重建为手段,通过树立典型、出台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了辖区农户争当“信用示范户”、争创“信用示范村”的热情,为辖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政策引领 统筹谋划推动
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职能,推动全辖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企业”创建活动,稳妥推进“整村授信”模式;协调市、县两级政府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涉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机构、保险等政府增信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增信+银政共管”模式,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行政管理优势;引导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切实把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配合政府做好农村征信体系和信用档案库建设工作,与政府共同构建起“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大力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活动,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信用知识,强化农民金融意识、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提升信用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 推广整村授信
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完善“信用村、信用户”评价标准,以整村为单位、以农户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为切入点,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建档机制,为每一个农户建立一套农户经济档案,组织各营业网点做好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推动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以道德品质、经济实力、信用状况、偿还债务的能力为核心,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农户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按照测评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为“特优级”、80分(含)至90分为“优秀级”、70分(含)至80分为“良好级”、60分(含)至70分为“较好级”、50分(含)至60分为“一般级”、50分以下为观察级六个星级,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星级,推动建立农户信用奖惩机制,在授信额度、审批权限、风险定价等方面实行差别对待政策,被评定为信用户、信用村的农户,可以享受信贷资金优先安排、优惠政策、贷款额增加20%、上门服务、一次授信、三年使用、随用随贷等多项金融服务;依托设立的征信宣传工作站,创新“党建+金融夜校”宣传机制,在148个行政村创办“金融夜校”,聘请金融服务信息员,委派党员干部,为农户送政策、送资金、送知识、送服务,先后组织开办了24期培训班,培训农户近2万人次。2021年末,完成农户评级、授信2.86万户,授信金额14.98亿元,评定信用村116个,占海原县行政村总数的77%。
满足融资需求 助力产业发展
人民银行中卫市中心支行指导海原县农商银行印发《信贷业务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并与政府、客户签订协议,对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黑名单”不良贷款客户进行二次授信,将“黑名单”客户按照本金、利息逾期天数或垫款天数划分为可释类、缓释类和拒绝类三类,并分类制定措施,重新评级授信给予信用重建。截至2022年6月末,共计退出黑名单管理客户229户,重新建立信贷关系授信4580万元,贷款余额3455万元。同时,积极克服年初以来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整村授信”持续安全开展,人民银行中卫市中支积极创新线上服务,指导海原当地银行机构与海原县政府签订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业务合作协议,支持海原县创建国家级肉牛产业体系示范县和自治区级肉牛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县,先后创新推出金扶贷、助力贷、富农贷、移民贷、农地贷、小微贷、黄河e贷等信贷产品和“专业合作社+农户+信用贷款”模式、“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等一些可供复制、推广的服务模式,实现了“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海原县累计支持建成肉牛养殖示范村57个,培育规模牛场、养殖合作社、家庭农场277家,投放支持肉牛产业贷款3.19万户33.81亿元,2022年5月末支持肉牛产业相关贷款余额13.69亿元,有力支持了海原县乡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