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探索金融纠纷“市县联动”化解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走深走实,前不久,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专职副会长刘长宏率队赴盐城开展专题调研,盐城金融监管分局以及市保险行业协会、公安、法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形成“监管+协会+基层”三方联动调研体系,共同探索金融纠纷“市县联动”化解新路径,为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调研首站,调研组实地察看盐城金调委保险行业纠纷调解中心运行情况,现场观摩工作流程与服务规范。该中心立足高效解纷目标,创新构建“调解+质证+摇号”三合一服务模式,依托“融合法庭”远程联调系统,实现法官靠前指导、跨域资源实时共享,通过可视化技术将调解流程、服务标准、结果预判全链条公开透明,彻底解决群众“多头跑部门”的烦恼,真正实现“一站解纠纷”。据统计,调解中心每年为当事人减少诉讼费、鉴定费百万元左右,显著提高了调解质效与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全省金融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经验。
专题座谈会上,盐城市保险行业协会全面汇报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盐枫金调”品牌培育及工作建议等情况。市交警支队、亭湖区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深化协作配合、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化解效能等方面交流意见、建言献策。盐城聚焦部门协同堵点,创新推出“理念融合、平台融合、流程融合、服务融合”工作机制,有效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涉保金融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近20个百分点。盐城通过“治理联动+金融调解”深度融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起“前端预防-中端调解-后端兜底”的全链条防线,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务实有效的“盐城方案”。
调研组深入射阳、大丰两县(区)工作站,实地考察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基层落地情况,仔细查阅调解案件卷宗、工作台账,现场观摩受理流程与调解室功能布局。射阳工作站将金融纠纷调解纳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融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一窗受理、全科调解、全程跟踪”服务模式。该站创新推行“首接首调、首访首调、首诉首调”工作机制,打通“访调裁诉”全链条,通过“源头治理+三维培训”培育专业调解队伍,形成具象化县域实践样本。大丰区依托《信访工作办法》实施契机,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通过“硬件高标准、人员专业化、机制规范化”三提升行动,打造金融纠纷化解“前哨站”,并联动区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等单位构建“五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调研总结会上,刘长宏充分肯定盐城保险业在差异化融合解纷模式上取得的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实践成果,明确“盐枫金调”品牌已成为金融纠纷化解的标志性“盐城样板”。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探索差异化调解路径,做到稳扎稳打、持续推进;二是系统构建多元解纷体系,通过“打造一个品牌、构建一个机制、建设一支队伍、探索一条路子、形成一个体系、获得一批荣誉”,持续擦亮“盐枫金调”金字招牌;三是强化总结宣传,推动典型经验从“一地突破”向“全域推广”,扩大“盐城经验”辐射效应;四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提升金融消费满意度,推动金调委从“纠纷化解”向“信任培育”转型,助力构建金融生态“免疫系统”。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