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金融“引擎”持续发力 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发表时间: 2025年08月13日 编辑录入: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上级行决策部署,精准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和赤峰市“十大行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6月末,赤峰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52.04亿元、3260.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4.4%;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畅通“金融活水渠”,靶向赋能重点领域

在推动地方经济金融提质增效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建立落实机制和监测机制,制定《赤峰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着力促进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在科技金融方面,联合地方科技局成立科技金融联合体,汇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服务机构合力,通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印发科技金融政策手册和产品手册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园开展宣传等举措,促进科技型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截至6月末,赤峰市科技贷款余额336.4亿元,同比增长41.9%,支持707家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在绿色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节能降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加大“节水贷”“水权贷”等特色产品推广力度,推动绿色贷款余额增至335.5亿元,较年初增加33.8亿元。在普惠金融方面,依托赤峰市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和行领导包联民营企业机制,深入开展助企行动,强化政银企信息共享,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重点项目、民营企业贷款需求清单,推动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达264.8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7.4%,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生领域。

铺好“外汇便利路”,助力涉外经济提质

为推动地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持续释放外汇便利化红利,多措并举打出政策“组合拳”,从贸易结算到投融资管理,从汇率避险到平台赋能,通过全链条、多维度的政策集成与创新实践,全面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在贸易外汇便利化提质增效方面,全面加强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传导、落实和问效,通过深入试点银行、企业调研摸排难点诉求,指导银行探索优化真实性审核流程,推动贸易结算效率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赤峰市办理便利化业务478笔、金额8.9亿美元,已突破2024年全年水平。聚焦推动资本项目外汇便利化惠及经营主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政策培训,使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合规高效开展发票抽查,提升抽查覆盖面,让辖内主体尽享便利化政策红利。上半年,指导辖内外汇银行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涉及金额654.7万美元。围绕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优化,开展“融汇助企”行动,引导企业树牢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立足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赋能,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应用,上半年,辖区3家商业银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场景为7家企业办理了20笔、金额合计5736.7万美元的衍生品业务。

织密“支付便民网”,提升民生服务温度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始终将支付服务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通过强化系统保障、优化服务场景、聚焦特殊群体“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构建安全便捷的支付生态。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精准施策,首先着眼于筑牢底层支撑,保障资金流转“高速路”畅通无阻。统筹维护支付清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今年上半年赤峰市通过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297.1万笔、金额4994.2亿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持续优化服务场景,加强对境外来华重点商户管理,开展重点商户外卡受理场景复查工作,调整重点商户结构、类型,扩容优质重点商户数量,提升赤峰辖区外卡商户受理环境和服务水平。全力保障2025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世界杯赛事期间支付服务高效畅通,创新支付服务举措,为参赛运动员、游客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对象,强化适老化支付服务,切实增强支付便民服务可得性与获得感。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