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构建县域金融服务新生态
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分行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从机制建设、服务优化、风险防控三向发力,积极探索履职新模式,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县域金融服务新生态,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机制筑基促协同,畅通县域金融“大循环”。出台《县域金融管理服务工作指引》,组建县域金融管理工作委员会,与辖区19个县(市、区)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制定合作清单,明确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经济金融数据共享等18项合作事项。遵循“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选取武安、永年试点,建立以农信机构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县域自律组织。指导属地化管理,密切监测金融产品定价,强化市场行为自律,保障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筑牢县域利率稳定基石。建立国库信息报送机制,及时向县域党政机关提供国库数据及分析成果。联合财税关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县域国库库存监测预警,有力支撑基层“三保”。与辖区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构建“市对县”数据直连模式,按合法、准确、及时、安全原则加强共享分析。
服务优化强供给,拓展普惠金融覆盖面。大力推进征信服务下沉,累计设立县域征信代理查询网点56个。创新制作“征信报告代理查询网点分布情况二维码”,实现便捷查询定位。2025年1至5月,县域网点个人、企业信用报告查询量分别达15.3万次、4256次。联合文旅、金融机构,以“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为样板打造支付服务示范区,保障外卡受理、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现金服务。提升现金服务质量,采用动态编码技术,开发“停止流通人民币兑换网点名录二维码”,扫码可精准获取全省352个兑换网点信息。该码已覆盖辖区1237个银行网点(县域805个),实现“一码通全省、服务零距离”。聚焦县域出口产业集聚,在武安、曲周、永年3个县区创新设立外汇“帮扶站”,依托银行网点打造“家门口的外汇局”,提供政策宣传、政务协助、局企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风险严控筑防线,守护群众“钱袋子”。营造“存款保险十周年”宣传氛围,依托农村普惠金融联络员,开展县域普惠宣传活动。制作漫画、动员乡村干部“乡音传策”、网点配合,提升全民金融素养。举办“梨花香满城 反假护民生”等反假货币集中宣传活动,采用“实物展示+案例教学”,发放资料2000余份,成效显著。保持县域电诈“资金链”治理和反洗钱监管高压态势。联合政府召开反诈推进会,研判风险、压实金融机构责任,“一竿子到底”推进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