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四方面举措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分行推出打造科技金融联盟、为银企对接搭桥、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等四方面举措,创新推动科技金融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3月31日,襄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对科技型企业累放贷款金额在全省居于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高达41.4%。
联盟聚势,协同发展。该行统筹协调全市19家银行机构成立科技金融联盟,构建“信息共享、融资协同、资源整合”立体化工作矩阵,形成“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产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专属联络员机制,实现企业信用、市场动态、风险预警等关键信息实时共享。面对单家银行难以满足的重大科创项目融资需求,组成金融专班对接,定制融资方案。目前已累计支持重点科创项目107个,融资总额达34.68亿元。搭建“政银企投担”对接平台,吸引襄阳市科技局、汉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保险机构和担保集团等加入,推动科技研发补贴、风险补偿基金与银行信贷产品联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无缝对接的生态闭环。
银企搭桥,精准滴灌。聚焦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构建“清单化对接+智能化匹配”双轨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流向科创主体。线下加强与科技、经信等部门联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和科技型企业名单库,依托科创园区,由联盟成员单位轮值主办专场对接会,2024年以来举办政策宣讲、融资路演等活动15场,覆盖企业超4000家次。线上依托“楚天贷款码”“襄链通”等数字化平台,实时汇集科技型企业投融资需求,组建100余人小微企业金融顾问团,提供金融顾问“上门诊断”服务,累计为3922家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82亿元,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主体。
产品创新,破解难题。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征,引导金融机构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适配多元需求”的产品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共赢贷”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有6家银行与8家科技型企业签订《“共赢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累计投放贷款9654万元,有效破解科技信贷“风险收益错配”难题,构建了银企长期互利共赢新型合作关系。鼓励银行运用大数据算法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推出AI科创贷、人才贷、科创e贷等纯信用产品,叠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产品,形成覆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规模扩张”的融资产品体系。
政策护航,服务提质。聚焦“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打出政策组合拳夯实科技金融发展根基。该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向银行注入低成本资金,引导科技贷款利率下降。推动银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围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推动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工作机制。引导银行制定完善科技金融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明确“敢贷、愿贷、能贷”容错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