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发表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编辑录入: 来源: 金融时报


“感谢你们这次安排的现场调解,但是我家和公司都离你们太远了,实在不方便啊。”

“我们中心设立了多个调解工作分站,您可以选择就近前往。”

这是近期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调解员与客户发生的对话。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调解中心在该局指导下探索建立调解工作分站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促进调解法治化,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民、惠民的公益性纠纷调解服务。

记者了解到,调解工作分站(以下简称“分站”)秉持集团综合化、区域综合化、金融司法融合的原则,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鉴,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纠纷解决网络体系。集团综合化是指调解中心探索构建囊括银行、保险、非银等多个领域,跨机构金融集团内协作机制,打造复合型综合化的分站,一站式满足不同金融领域的纠纷解决需求。区域综合化即分站选址以“重点区域重点覆盖,其他区域兼顾辐射”为原则,兼顾浦东和浦西,重点支持金融机构、金融交易集聚区域。

为探索金融调解与司法裁判的有效协调,调解中心联合司法机构,打造多元合一的综合性站点,加速畅通诉调对接机制。其中,青浦区分站是上海首家落地的诉调合作框架下的站点,也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进驻基层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分站。该分站依托青浦区人民法院在“长三角一体化”领域的司法实践与区位优势,为金融解纷的区域联动和多元化解机制的推广夯实基础、积累经验。在该分站成功调处的首例房屋组合贷款纠纷案件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本”;农用无人机保险纠纷案件也被青浦区人民法院纳为典型性示范案例。此外,位于虹口北外滩金融集聚带的调解工作分站也正在探索针对区域特色、案件特点引入虹口区人民法院指导力量,努力推动分站调解工作向“示范调解”提质升级,助推属地化解决金融纠纷落地见效。同时,分站采用“2+3+N”的人员配备模式和“扁平快”的运行模式,实现调解工作对接、消保培训交流、金融消保宣教等多功能集成。

自2024年9月26日首批7家分站设立以来,调解中心实现了更加贴近金融消费者、及时调处金融纠纷的目标,至2024年末分站已拓展至10家。随着分站的投入使用,调解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下沉,各金融机构可及时引导客户通过调解,将纠纷处置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同时,分站的设立让调解中心更加深入群众,为民解忧,帮扶弱势群体作用愈加明显。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