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金融助力钢铁之城“换新颜”
钢铁是河北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产业,产业规模连续23年全国第一,唐山地区产能占全省的60%。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立足辖内实际,制定《唐山市做好“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唐山市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政银企对接工作方案》等制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推唐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钢铁产业绿色转型
当前,唐山正从“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钢铁行业也处于需求变化、市场调整、产品转型的关键期。为了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按照“政策工具外部撬动+内部考核”的工作思路,制定印发《唐山市绿色金融创新评价实施方案》,按年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价,推动辖内银行机构提升支持地方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绩效。
该行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鼓励各金融机构依托“绿能保”“碳减排支持贷款”“碳排放权质押授信”等特色绿色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长期限的绿色资金。按照2023年底出台的《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根据转型金融政策发放的钢铁企业贷款利率与降碳效果挂钩,利率一般在3.5%左右,低于全市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有效助力钢企转型融资成本下降。
激发科创企业创新活力
“这笔贷款真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工行这笔AI贷,我们的前期推广和研发投入可能就打水漂了。”唐山市坤翼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赵经理激动地说。
唐山市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立足本市资源和产业优势,以支持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机器人AI贷”等金融产品,加大科技型企业“技术流”评价系统应用。截至目前,机器人产业贷款余额为7.2亿元,较年初增加41.95%,贷款利率在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以下,处于河北省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推广科创票据再贴现“科冀通”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作,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量身制定”专项融资方案,提供投融资、资本市场对接、风险管理等专业化金融服务,及时为科技型产业“输血供氧”,助力相关企业将“知产”变“资产”。
“数字+普惠”联动赋能小微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分行精准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各金融机构围绕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全视角描绘企业“融资线、成长线”,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紧跟数字化转型步伐,围绕政务、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重点领域,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场景。比如,农业银行唐山分行运用“政采贷平台”“智慧校园平台”“智慧畜牧贷”等助力场景建设、服务“三农”普惠领域;唐山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赋能,积极与省国税局对接,推出了“税e贷”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以小微企业纳税数据作为授信主要核定依据,实现一键申请、自动审批、快速放款、随借随还等全链条线上操作,减轻企业的“脚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