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金融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表时间: 2024年10月14日 编辑录入: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广西钦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坭兴陶、灵山竹编、龙门藤编等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技艺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以金融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4年7月末,钦州市坭兴陶、藤编等特色产业贷款余额28.69亿元,同比增长16.3%。

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超过1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为帮助钦州坭兴陶产业兴旺,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引导银行机构通过调研走访,提供“管家式”金融服务,将22家钦州坭兴陶产业企业名单收录进“桂信融”平台,提升融资综合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截至7月末,钦州市银行机构支持特色坭兴陶产业贷款余额1609万元。该行联合市总工会、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开展“征信知识+坭兴陶文化宣传活动”,走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宣传坭兴陶技艺和征信知识,覆盖人数超900人次。

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灵山竹编、龙门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编织产业信贷支持,以此带动当地居民学习、传承编织技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推动银行机构运用“创业贷”“农家乐贷”等产品,支持灵山县大芦古村、烟霞山等乡村旅游区注入“非遗”特色,开展烟墩大鼓、小江瓷器、灵山大粽等“非遗”项目的展示、体验、产品销售。截至7月末,累计通过“桂信融”平台支持文旅相关的住宿、餐饮业获得贷款3801.9万元,助力“非遗”赋能乡村旅游。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