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赋能 广西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实招
在广西柳州,一家新成立的食品科技公司,因无相关信用记录,申贷成为难题。中行柳州分行通过广西征信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统称“桂信融”)中的企业上下游关联图谱信息,了解到该企业与柳州螺蛳粉产业链的关联关系,随即为企业授信9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作为征信白户、首贷户贷款难的困境。
时至岁末,南宁市一家种业公司因缺少可抵押的不动产,种子收储业务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建行南宁江南支行为其量身定制了“登记系统+植物证书质押+桂惠贷”融资方案,以该公司持有的植物审定证书和新品种证书为质押品,发放了两笔质押融资共计2500万元,让公司跨年种子收储计划有了着落。
小微企业事关就业和民生。2023年以来,在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发展活力更足,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拓展小微企业贷款新途径
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征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中登系统”)大力推广动产融资业务,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以链促信带动融资。引导核心企业接入中征平台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累计建成31条供应链,帮助上游1343家企业和农户融资242亿元;联合财政部门打造“政采贷”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发“政采担保贷”模式,促成“政采贷”融资超30亿元。
创新动产融资业务。不断拓展担保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依托中登系统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等禽畜活体抵押融资,六堡茶“贮茶贷”等半成品、成品仓储质押融资,海洋碳排放及碳汇收益权融资,植物审定证书、新品种证书质押融资,留抵退税收益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有效支持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2023年,广西通过中征平台促成新增融资1005亿元,首次突破年度100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融资占比达八成,累计通过中登系统支持企业动产和权利担保方式融资登记26.23万笔,提供查询59.56万笔。
以“桂信融”赋能数字金融
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大数据局等部门共同搭建“桂信融”平台,通过强化金融、政务、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建立“征信+融资+政策”数字金融模式,以信息为主线做好金融服务。
信用“拓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数据价值,与金融机构联合建模,将平台内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交易频繁度、收入稳定性和还款来源的收支流水信息转化为可变现的信用,助力轻资产小微企业迅速获贷。目前,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广西分行以及广西北部湾银行已落地“流水贷”系列产品。
信用“破局”。成功接入“珠三角征信链”,联通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实现“泛珠三角”地区和“中国—东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跨区域互查互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持,打通广西“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的数字金融通道。
信用“提速”。组织开展“金融直通”服务,依托市场监管部门的信用分类,组织开展三批次个体工商户走访活动,为412家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1.22亿元,有效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同时,依托平台产业图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六堡茶贷”“螺蛳粉贷”等产品,有效助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自2021年11月上线以来,“桂信融”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1.4万亿元。其中,2023年提供信用信息支持13.42万次,惠及5.05万家企业,服务融资额7714亿元,小微企业融资额占比达八成以上。
以特色服务满足多元需求
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立足广西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指导广西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立足“赋能普惠、助企出海”定位,打造两项拳头服务,满足多层次社会征信需求。
聚焦商业信用,深耕数据服务,整合发票、零售、农业、住建、船舶等特色数据,构建以商业信用为内核的多元征信产品体系,为全国461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末,广西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累计提供征信服务3000万次,促成融资2480亿元。
聚焦“数字丝绸之路”,探索跨境征信合作,建成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目前,已支持东盟十国的787万家企业以及3万家境内外贸企业信用报告“一点查询、一键翻译”,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