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构筑投资兴业新高地 助力市场主体行稳致远
近日,大连市金融发展局会同市政协经济委、民建市委联合举办“政银企担”项目、产品联合推介会,多家企业开展项目路演并发布融资需求,多家银行发布金融产品,并发布大连市2024年金融产品服务手册,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不久前,大连市金融发展局还会同国家电网召开产融协同助力电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推出十五条具体措施,多家金融机构与意向用户现场签约1.56亿元,有效促进大连市电力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连市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融资服务。做好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海洋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做好平急两用、保障房建设、银发经济、外贸企业、氢能产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推出“预制菜贷”“预制菜险”;持续扩大知识产权信贷规模。
聚焦小微,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大连市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三张清单”(授权清单、授信清单、尽职免责清单)工作机制,出台《关于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促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大连市促进企业融资方案》等服务企业,优化金融环境的具体举措。建立“快审快贷”“限时办结”“绿色审批通道”,创新推出“科创贷”“信用快贷”“善担贷”等特色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完善首贷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发挥5家“首贷中心”和42家首贷服务站功能,推动大连市首家“续贷中心”成功落户金普新区。2023年,当地通过首贷中心累计发放首贷6.7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240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7.2亿元,增速19.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2个百分点。
聚焦助企纾困,强化企业减费让利。大连市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召开助企纾困会议20多场,点对点推动破解十余家房地产、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融资续贷问题,创造为企业“输血”“造血”的条件和空间。推动金普新区和高新园区落实首贷贴息政策,自成立以来累计补贴企业195家,补贴190万余元,有效撬动信贷投放,拓展融资渠道。在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引领下,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浦发银行大连分行、兴业银行大连分行、大连农商银行等各金融机构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商票通”“绿票通”“科票通”“自贸通”“链链通”再贴现业务,落实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清理精简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为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2023年全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00.7亿元,较2022年翻了一番,惠及市场主体3600余户;全市新发放人民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14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000余户,金额220余亿元。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大连市印发《大连市推动上市公司量增质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年推动2家企业上市,首发融资6.9亿元,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22家次企业发行债券融资223.5亿元,资本市场融资946.96亿元。充分发挥三大证券交易所大连服务基地作用,组织培训、投融资对接等系列活动31次,走访拟上市企业58家次,实地解决企业上市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