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各显其能
过去一年,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把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天津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精准对接,持续推动制造业领域信贷快速增长。
申领货币政策资金 精准对接制造业企业
天津农商银行2023年前11个月累计获得再贷款资金335.8亿元,其中投向制造业行业的贷款共计107.61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低于该行同期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5个BP,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近6985万元。
天津银行为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长期贷款,用于企业转炉置换合金钢电炉升级改造项目。该笔业务为天津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笔碳减排贷款。经初步测算,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耗量较置换前减少15.67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34.63万吨,碳减排效应显著。
天津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再贴现精准滴灌和杠杆撬动作用,优先支持制造业企业票据融资,提供有效流动性支持。
创新丰富金融产品 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借助总行设立制造业专项贷款的有利契机,支持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针对制造业小微企业客群,交行天津分行设立制造易贷,依据税费缴纳、基础信息、金融资产等,向制造业小微企业提供除固定资产贷款以外的信用类线上融资服务。
中信银行天津分行开展针对制造企业资本市场业务规划的金融沙龙,对接80余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及中信系产品介绍;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对办理贴现业务的制造业企业客户经理逐一宣导最新政策,积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项再贴现利率和额度支持,让企业“愿贴尽贴”。
完善金融服务 优化内部流程
天津农商银行开展重要业务平行作业审查前移工作,开通制造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推广一次审查模式,缩短审查审批链条,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授信审查审批工作质量和效率。
工行天津市分行针对滨海新区制造业客户较为集中的情况,结合滨海新区各分支机构物理半径、人员配备及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对其客户全部或择优进行授信项下授权审批,同时积极探索制造业“自动化”审批、主动授信。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建行天津市分行在经济资本优惠、拨备承担、价格政策等方面给予制造业贷款差别化政策倾斜,提升制造业贷款在业绩考核中比重;华夏银行天津分行开展授信客户营销竞赛活动,对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科创型企业的客户开发和贷款投放进行加倍奖励,并纳入经营单位负责人考核。
中行天津市分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不同产品进行差异化的利率报价,积极向制造业企业合理让利,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渤海银行天津分行对于制造业类产业链客户,对其贷款FTP在现有基础上下调50BP;浙商银行天津分行对于当年投放的制造业客户贷款,给予25BP的优惠激励,对于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业务,再额外给予50BP的优惠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