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活体抵押“贷”动乡村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 2023年10月18日 编辑录入: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肉牛养殖是昭通特色重点农业产业之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活体抵押融资难的困境也制约着养殖主体发展。“家财万贯,带毛不算”便是对活体动产资源风险大、变现能力差的真实写照。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聚焦盘活农村活体资产,针对“活体养殖”类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资产的实际,通过政银合作、平台赋能,促进财政、金融政策有机协同,推动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在鲁甸、盐津、镇雄投放落地,“贷”动全市乡村产业发展。截至9月末,全市累计对60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活体抵押贷款8660.5万元。

平台赋能,数字化渠道破解活体抵押贷款难点。当地金融机构依托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实现肉牛活体资产抵押登记,办理抵押时由信贷人员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将配打的耳标、二维码扫码身份认证作为抵押信息进行登记,活牛抵押登记结束后在核定额度内进行放款。同时,通过智慧序幕场景对牲畜抵押物进行数字化识别管理、监管,利用智能耳标等物联网设备,建立活体抵押牲畜资产唯一性标识,赋予动产以不动产属性,全面提高了活体抵押贷款的风险管控可靠性及效率。农行昭通分行创新推出畜牧业养殖主体专属产品“智慧畜牧贷”,免费为养殖户或养殖企业提供智能耳标及智慧畜牧平台。通过智能耳标、摄像头、颈环等物联网设备,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可在线实时监测牛的数量、体温、位置及活动量等。目前,农行昭通分行在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累计完成1449头肉牛身份识别信息录入,共发放“智慧畜牧贷”1760万元。

政银联动,建立健全活体抵押风险缓释机制。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探索打造“政府+银行+动产抵押+保险+再贷款+N(养殖户)”的5+N运行模式,实现动产抵押、再贷款资金使用、财政贴息、保险介入四位一体信贷模式,配套财政资金贴息和缴纳保险支持,缓释信贷风险。盐津县农信社按照每头牛最高9000元的标准向养殖户发放抵押贷款,贷款期限与养殖周期相匹配,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1年期LPR+210BP,贷款利率由财政按照最高5%给予贴息。同时由财政以270元每头为已打耳标的能繁母牛养殖户购买活牛保险,保障额度10000元,目前保险出单5900头。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