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州: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 2023年10月12日 编辑录入: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来,人民银行海南州分行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牧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2023年1至8月,全州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涉农信贷资金60.14亿元,同比增长15.98%。

人民银行海南州分行因地制宜,充分激发政策引领“指挥棒”作用,制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定目标、定原则、定任务、定政策,从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更好满足融资需求、拓宽融资来源、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县域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2021年以来,全州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项贷款372.36亿元,其中农林牧渔贷款占比74%;累计支持市场主体10.2万户,其中,农户8.3万户。

人民银行海南州分行主动联系沟通州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名录”和“推送制”,适时开展涉农信贷产品宣传,用好用活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创业贷、丰收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农户、农企提升信贷融资能力。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以“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群众致富增收”为发展目标,通过“合作社+金融机构+牧户”的运作模式,组建牦牛养殖核心群230个,建成千头牦牛良种繁育基地4个,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全州金融机构已累计对接422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25亿元,有效支持本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全州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通过开设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降低贷款利率等举措,推出“扶社贷”“强村贷”“青源e贷”等新型信贷产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信贷需求。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域内的贵德瑞祥樱桃繁育基地流转尕让乡席芨滩村157亩土地发展特色果品种植,公司采取“基地+农户+金融机构”模式,吸收本村70余名劳动力在园区务工,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以来,全州金融机构累计向涉农小微企业发放特色信贷28.74亿元,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2023年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47亿元。

人民银行海南州分行引导辖区金融机构运用物联网、电子耳标等技术加强农牧业生产中“数字足迹”的采集分析,推动畜禽等“动产”转化为“不动产”,助力精准授信。农业银行海南州分行利用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将牛、羊等生物资产转变为标准抵质押物,截至2023年8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活畜贷”2676万元。共和农商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信贷业务模型,打造“肥羊贷”“丰收贷”等数字信贷产品,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向农业产业投放贷款17亿元。邮政储蓄银行海南州支行推出“农贷通——信用”“线上信用户贷”“极速贷”等相关业务,有效节省贷款时间,截至8月末,该行运用移动展业累计发放贷款8094笔,金额6.66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海南州分行积极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对全州乡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项信贷金融服务宣传。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乡大仓村村民季生云通过共和农商银行信贷人员下乡集中宣讲并了解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后,申请300万元贷款用于其成立的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在了解到借款人有多台农机设备可以作抵押后,该行采用农机动产抵押贷款为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截至2023年8月末,海南州金融机构共宣讲政策200余场次,受众近8万余人,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国有农牧场等市场主体728户,发放贷款6.9亿元,开展金融产品推介60余场次,其中,向全州18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和2个国有农牧场宣讲政策30余场次,投放贷款4.75亿元。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