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发表时间: 2023年07月19日 编辑录入: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基础设施建设是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还能够为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中,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是关键。投资大、工期长的重大工程项目,尤其需要中长期资金支持。

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支持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稳投资、稳大盘发挥了更大作用。

在广东虎门,《金融时报》记者在实际走访中体会到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显著推动作用。

直接补充项目资本金

在东莞市虎门宁洲污水处理厂,大太阳下,污水沉淀池中“咕嘟咕嘟”冒出成片泡沫。与想象的不同,站在沉淀池边,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几乎闻不到异味。

“这是一个曝气的系统,在里面培养好氧微生物。”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经过厌氧发酵、好氧发酵等多个处理流程,水中污染物已基本被分解,污水的异味几乎消失了。

据了解,整个虎门镇每天近30万吨污水在这里集中处理。东莞市虎门宁洲污水处理厂正在新建三期工程,建成后每天可增加处理污水10万吨,将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提升污水处理能效,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据东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蔡永权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58亿元,已累计投入资金约8591.32万元。其中,2022年9月9日,在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农业发展银行东莞市分行为该项目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3583万元,有效解决了项目的资本金问题。

“虽然与项目总金额相比,3583万元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实际上对我们的帮助非常明显。”蔡永权告诉记者,由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可以直接用作项目资本金,实际上节省了项目方一半的资本金投入。

“近两年,我们集团约有120亿元项目总投资,如果没有金融工具的支持,按照20%的资本金要求,我们至少需要自筹24亿元资本金。”蔡永权说,一般企业很难持有这样大量的流动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的项目筹资压力。

“这部分资金非常好用,一是时间长,有20年期限;二是成本低,比我们自己寻找其他资金更便宜。”蔡永权告诉记者。除了项目资本金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利率低、期限长的优势,也降低了企业融资压力,提高了项目的建设效率。  

撬动配套融资跟进落地

按照规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提供的资金占项目资本金的比重不超过50%,相当于占整个项目资金的10%。

“但事实上,这10%的资金能够撬动剩余的90%。”蔡永权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能够撬动后续银行贷款,带动更大规模社会资金参与,让整个项目加快推进。 

据了解,在3583万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到位的同时,农发行东莞市分行迅速为该项目审批发放配套融资,为整个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

“我们在进行金融工具审批时,同步进行了配套商业贷款审批。也就是说,在金融工具介入时,这个项目的资金就全额到位了。”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副行长吕伟伟向记者介绍说,按照应投尽投的原则,该行为三期工程项目提供配套贷款2.7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直接推动了项目建设落地。

为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的撬动作用,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区银行机构优化工作机制,从提升重大项目审批效率、签订政银企重大项目战略协议、适当降低贷款融资利率等方面,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工具应签尽签、配套融资应投尽投、金融服务应享尽享。”据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行长袁萍介绍,当前,东莞市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审核的2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对应的资金投放,累计投放金额85.39亿元。其中,过半项目获得商业银行配套融资支持,累计授信达65.6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开工。

据统计,此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共投放两批次7399亿元,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9万亿元。这一金融工具撬动了商业银行资金参与,目前主要银行已签约配套贷款1.7万亿元,发放超过5000亿元,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

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金融工具支持下,各方正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截至目前,虎门宁洲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完成土建总工程量约64.48%,计划明年一季度投入使用。届时,该工程将有效补齐虎门镇污水处理能力缺口,为东莞水生态环境提升及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东莞水务集团提供的一张清单显示,截至5月31日,该集团签约金融工具的项目共有11个,涉及投资总额117.84亿元,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签约金额11.54亿元。

这样的项目清单并不少见。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牵头下,包括农发行东莞市分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抢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窗口期,实行“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管理,聚焦项目签约投放、开工建设、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落实要素条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尽快实现资金投放。

“我们积极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基金杠杆引领作用,同时,加强投后管理,促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成效。”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卓凯告诉记者,该行89个项目均在规定时间内签约并全额投放505.5亿元,有效解决了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资本金缺口问题,为广东稳住经济大盘“挑大梁”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用好签约投放、开工建设、融资对接‘三张清单’,推动项目能投快投、应授尽授,力促有效投资显著回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肖跃介绍说,截至2023年4月末,广东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274个,共投放1178亿元,项目开工率达100%。

在金融工具的有效带动下,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中长期贷款余额3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一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今年初,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对稳住经济大盘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