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 打造金融支持老区振兴样板

发表时间: 2023年01月31日 编辑录入: 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唱出了大别山的历史传奇。党的十八大以来,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招商兴县、旅游富县、民生为本”战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1269元跃增至2021年的21040元,年均增长9.3%,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70余项全国性荣誉,书写了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篇章。

金寨县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当地先后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五位一体”金融支农新模式打造等系列优惠金融政策的探索实践。该县通过“党建引领+创新试点”,推广“线下+线上”服务新模式,实现乡村经济赶超式发展。截至2022年9月末,金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432.06亿元,较2012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15.8%;各项贷款余额达404.44亿元,较2012年增长9.2倍,年均增长24.8%。

勇当农村金融改革排头兵

2012年6月1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金寨,作出了全国人大对口帮扶金寨实施“5+1”项目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金寨县大胆探索,出台《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以“推进四项创新、建立八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为老区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目前,全县拥有银行机构10家、银行网点83个、保险机构18家、证券公司1家、担保机构2家、小贷公司1家、典当1家、助农取款点180个,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机构2.13个,较2012年增加了0.76个。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该县基本建成了覆盖13.76万户农户、552家专业合作社、29户家庭农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一整套信息征集、更新、运用、管理机制。2014年,该县被人民银行确定为农村信用体系实验区。

企业融资服务渠道不断拓展。该县推动和落实企业上市与直接融资工作,2015年以来,金农生态、蝠牌茶业、大别山科技等58家公司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新四板挂牌,其中,农业版35家、“专精特新”7家、科创板16家;国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实现股权融资4000万元;合益食品、利民生物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2年以来,全县逐步实施了毛竹、森林、育肥猪、茶叶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开展农房保险并被安徽省政府纳入民生工程在全省推广,被原保监会确定为全国唯一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县。截至目前,全县先后开发出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光伏发电设备保险、生猪市场价格指数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和农业保险菜单式服务等一系列农村特色保险产品。

唤醒农村“沉睡”金融资源

2016年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作出了重要指示,为金寨发展指明了方向。金寨县聚焦农业农村,强力推进“三块地”改革,全面激活农村土地资源,配套纵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金融综合改革等,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支撑。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被纳入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典案例。

同年,金寨县被全国人大确定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是安徽省唯一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双试点县。人民银行金寨县支行牢牢把握重要政策机遇期,推动县政府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实施方案》《金寨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完善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运作流程、抵押物评估、抵押登记、抵押物处置等方面的制度规范。

2015年8月,金寨台台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472亩流转土地的经营权向金寨徽银村镇银行申请了200万元抵押担保贷款,这是全市第一笔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截至“两权”试点报告期末,全县“两权”抵押贷款余额为1.36亿元,较年初增加9676万元,增长245%,高于上年同期9195万元,超额完成了“两权”抵押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同期、增速高于本地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户数和覆盖面显著高于上年的“三个高于”目标任务。

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农户方恒田打算发展天麻、茯苓等中药材种植,但苦于手头缺乏启动资金。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县里启动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方恒田第一个申请了信用户评定,最终被评为AAA级信用户,仅凭信用证就申请到了5万元信用贷款。他利用这笔资金将种植面积翻了一番,年收入达到7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油坊店乡西莲村钟作秀因十年如一日照顾生病的婆婆,于2019年被评上乡“好媳妇”称号,也因此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乡风文明评议中加了分,顺利评上AAA信用户,通过信用贷款种植了两亩白茶,增加了家庭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寨县自2019年8月启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积极倡导“言而有信、信用生金”的创建理念,掀起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热潮。该县通过实施“十项信用惠民政策”,开展“六个一”攻坚行动,建立了115人的金融专员队伍,全县9家银行机构综合运用数据采集评价系统,结合乡风文明评议结果,对全县14.6万户农户、172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1个村级集体组织开展信用评级,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为持续提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效,2022年6月,人民银行金寨县支行推出“支农再贷款+信用证贷款”模式,向金寨农商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2.2亿元,其中,定向支持党建引领信用村信用农户1233户,贷款金额约1.17亿元,加权平均贷款利率较本辖区同期涉农贷款利率降低0.87个百分点。一系列金融惠民政策让普通农户因诚信得实惠、金融机构因诚信获收益、乡村治理因诚信有提升。

打好金融支农政策“组合拳”

近年来,金寨县统筹发挥农业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组合效应,创新推出“五位一体”金融支农新模式,以金融助力特色乡镇产业振兴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支持对象,协调省级银行、担保、资金、保险机构,集中优势金融资源重点支持特色农业发展。

金寨县果子园乡白纸棚村的“85后”童维新是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全国“十佳农民”。2016年,童维新放弃苏州年薪30万元的主管岗位,回到家乡创办起金寨县第一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领全县近千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老区的矿物质饮用水、茶叶、黑羽鸡、秋月梨等农特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成功打造“基地+直销中心+电子商务”的农业产销一体化新模式。2021年,建行金寨县支行了解到“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困难,指导当地金融机构依托县政府打造的“五位一体”金融支农试点新模式,及时为其发放了500万元的政策性再担保贷款。

在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大别山下的金融人聚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金寨样板。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