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金融支持乡村生态旅游焕发生机
扬手撒下一把鱼食,如同发出了神秘的召唤,只见湖面上一片翻腾,五颜六色的锦鲤浩浩荡荡游来,甚是壮观;走进采摘大棚,一串串的樱桃将树枝都压弯了,一畦畦的蔬菜长势正旺,这里一年四季均有农产品可采摘;在游客中心,除了品尝各种新鲜食材外,还可以将绿色蔬菜、有机小米、昆仑雪菊茶带走。
近日,记者与大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进位于普兰店区杨树房镇清水河村的大连龙德李生态园,在感受绿色生活、回溯生态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见证了金融“活水”助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蝶变历程。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深化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行大连市中支印发《大连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大连市绿色金融企业项目库,指导金融机构增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增强对新型绿色农业经济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其中,大连龙德李生态园便是在金融“活水”浇灌下成长起来的绿色企业之一。
“龙德李生态园创建于2012年,占地约1000亩。”负责人王超介绍,生态园最大的看点在于50个大棚。这些大棚里种植着不同的蔬菜果瓜,每年从1月到12月,游客任何季节过来,都可以进棚采摘。“1月到5月采摘草莓,4月到6月,分别是大棚樱桃、冷棚樱桃、陆地樱桃,7月到9月有西瓜、香瓜、龙纹瓜、桃李等,10月的苹果、葡萄、香妃果,11月和12月有铁柿子。”王超细数一年四季采摘内容。
龙德李不仅是绿色食品的采摘园林,还是辽宁省“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基地”,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接触植物、学习科普知识的好去处。这里养了黑毛猪,有成群的鸭子和鹅,还有满湖的锦鲤,更不用说一片片的果树、葡萄架了。“每到暑假,孩子们来这里学农的特别多。”王超介绍,园区里有供孩子体验农活的稻田,有可供家庭认养的果树与蔬菜,能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
但即使是这样一家广受欢迎的绿色企业,在疫情面前也无法置身事外。为了自救,疫情期间的龙德李生态园做起蔬菜水果配送服务,还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带货,雪中送炭的还是涉农金融力量的注入。“农业生态园项目投入大、见效慢,如果没有贷款资金支持会很难。”王超介绍,不光是龙德李生态园,在金普新区的红星渔村也有贷款,两家企业都是大连农商银行支持的对象。
“大连农商银行与龙德李的合作有七八年了。”大连农商银行开发区支行副行长刘鹏介绍,最初的贷款是三四百万元,用于园区扩大规模、增添设施。随着生态园不断发展,贷款也在增加,到现在已经累计有1000万元。“当时是以农业设施物权证作抵押贷款的。”刘鹏说,疫情期间旅游行业普遍遭受重创,许多乡村旅游经营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大连农商银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作为,给予生态园“无还本续贷”的扶持,帮助龙德李渡过难关。
随着疫情向稳,市民游客近郊游、自驾游多了起来,亲近自然、户外休闲产品受到热捧。“我们将不断创新旅游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机构网点多、覆盖面广、经营灵活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旅游业信贷支持力度。”大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大连的好山好水“活起来”,让大连的乡村旅游“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