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之笔”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湖南益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世纪50年代末,在湖南清溪村,共产党员邓秀梅带领当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发展道路——这是湖南益阳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内容。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清溪村早已从小说中“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发展成宜居宜业之地,清一色的青瓦坡屋顶、灰白搭子墙,清渠旁宽阔车道蜿蜒而入,放眼望去满是郁郁荷叶、青青秧苗、滢滢红花。
厚植生态优势、激发文化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金融的支持下,湖南省益阳市做足做活特色农业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书写了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精准破题谋新招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21年至2025年继续在益阳市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这是对前一阶段改革试验成果的肯定,也给益阳农业现代化提速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力量必须持续跟进。”谈起益阳乡村振兴如何破题,刚刚履新上任的人行益阳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刘新光言辞恳切。
在政策引领上,人行益阳市中支联合市金融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5部门印发《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金融创新试点方案》,明确加大涉农信贷投入等四个方面重点任务。该中支对19家金融机构2020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评估检验,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该中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使政银农合作联动更加紧密。具体来看,包括推动农业发展银行与乡村振兴示范区(赫山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十四五”期间拟向该区投放各类贷款不低于80亿元;促成省农村信用联社与益阳市政府拟签署《深化金融服务支持益阳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合作协议》,明确农信系统作为益阳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之一,共同推动益阳市高质量发展。
在此推动下,全市各金融机构集结响应,下沉服务重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业银行益阳市分行组建了44个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配备专业服务人员200余人,主动奔赴各乡村街道上门服务;邮储银行益阳市分行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1+3”系列方案》,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基层联系点建设;沅江农商银行选聘70名“金融村官”派驻198个行政村,协调对接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工作;安化农商银行启动“百名党员联百村”行动,全行200多名党员联系全县433个行政村(社区),通过“党建+”模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发展。
截至8月末,益阳市涉农贷款余额771.77亿元,较年初新增79.02亿元,同比增长17.24%,涉农贷款增量占全部贷款增量的44%。在金融服务助力下,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7.2亿元,同比增长9.2%,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增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7元,同比增长13.5%。
“一县一特”开新局
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区,包含丘陵、山区等相对复杂的地形,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益阳全面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县一特色、一片一产业”发展模式。
为此,人行益阳市中支谋划金融支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发展试点工作,第一批选择“南县稻虾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该中支联合市金融办、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出台《益阳市金融支持稻虾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指导意见》,提出七个方面措施,向银行机构推送首批稻虾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白名单”,促成40家名单内主体获贷4.55亿元。
在该中支推动下,各金融机构为“一县一特”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邮储银行益阳市分行推出“稻虾惠农贷”,根据稻虾种养自然规律匹配还款方式,当地财政按贷款利率50%给予贴息,最大限度地降低稻虾生产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截至8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稻虾惠农贷”865笔,金额1.4亿元。针对拥有不易变质产品库存的安化县黑茶小微主体,安化农商银行推出“仓乐通”产品,采用“产品库存+远程监控+仓储保险”模式,盘活库存,为黑茶小微主体发展“贷”来新动能。截至目前,该行发放黑茶“仓乐通”64笔,累计金额1.56亿元。安化湘淮村镇银行推出茶叶质押贷款,为多家茶企解融资难题。沅江农商银行依托人民银行再贷款工具创新“沅梦·助力贷”,为芦笋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5825户涉农主体提供资金支持37.5亿元,安化黑茶、南县稻虾、赫山兰溪大米、桃江笋竹、沅江芦笋芦菇、资阳绿色休闲食品、大通湖大闸蟹等“一县一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益”字号名特优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普惠金融展新貌
“只有把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好了,让大山深处更多的种养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感受到信用村创建带来的实惠,才能放水养鱼,最终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谈到推动金融机构评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布局安排,刘新光谋划长远。
在该中支的指导下,邮储银行益阳市分行在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集中、信用环境良好、资金需求旺盛的行政村建立“信用村”,通过“整体开发、批量授信”方式为涉农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并运用移动展业应用功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放款流程,更好地契合涉农主体资金需求。目前,该行已评定信用村275个,信用户4043户。
为让更多涉农主体“足不出村”享受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服务便利,人行益阳市中支指导金融机构积极跟进“一门式”服务,推广“乡村振兴卡”发放,畅通金融服务渠道。农业银行益阳市分行设置1486个惠农通服务点,向偏远农村地区延伸金融服务网络。益阳农商银行在试点村建立“福祥E站”,布放助农服务终端,建立贷款预约平台,同时设普惠金融阅览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文化中心,打造“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站,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进一步提高。
在益阳桃江县牛田镇小陶村,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创办了全市首家建行的裕农学堂,依托村部党群服务中心,邀请了中南大学农业专家现场指导该村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破解大米镉超标难题以及黄桃储存、保鲜等难题。多场线上线下培训为该村涉农主体送来了“致富经”,帮助找准“发展路”。该行在全市建立裕农通服务点3026个,与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信息管理平台、县人民医院医保缴费报销平台、县域农村学费云平台、城乡公交一体化平台等多个涉农平台直连共通,除实现存取款、转账汇款、查询缴费、理财产品等基本金融服务功能外,村民还能直接办理社保、医保缴费等。
在金融的有力支持下,益阳市自觉扛起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重任,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蹚出一条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新路子,奋力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