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杏乡

发表时间: 2025年06月25日 编辑录入: 来源: 宁夏日报客户端


六月的彭阳,漫山遍野的红梅杏压弯枝头,半红半黄的果实映衬着农户的笑脸。曾经因霜冻濒临绝收的产业,如今在金融“及时雨”的浇灌下重焕生机。

彭阳县红河镇友联村的高丽萍至今难忘几年前那场毁灭性霜冻:“花期一场冻,全年希望空,差点就放弃种杏了。”转机来自彭阳农商行的35万元“雪中送炭”——30万元妇女创业贴息贷款解决重建资金,5万元“金扶贷”缓解周转压力。“现在每摘一颗杏,都觉得手里捧着银行的‘心意’。”6月24日,她轻抚着刚装箱的红梅杏说道。

在城阳乡涝池村,种植大户窦满良的百亩果园正迎来品质飞跃。年初,他计划引进新品种嫁接,却因资金链紧张陷入两难。农商行4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如及时雨,如今改良后的杏林亩产提升20%。“以前是‘看天吃饭’,现在是‘凭金融造血’。”窦满良的感慨道出产业升级背后的金融支撑。

据彭阳金融监管支局副局长王秀云介绍,当地金融机构动态调整信贷政策,将红梅杏等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支持清单。彭阳农商行创新推出“金扶贷”“农e贷”“新农快贷”等产品,近三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74亿元,其中红梅杏产业链贷款占比达12%。

从“防灾兜底”到“产业造血”,彭阳的金融实践揭示出乡村振兴新路径:在红梅杏的甜蜜蜕变中,看得见的是枝头沉甸甸的果实,看不见的是金融政策与农户需求的精准咬合。“当金融活水真正流进田间地头,黄土坡也能长出‘金果子’。”彭阳农商行三农金融部副总经理火旺华说。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