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着力打通国债下乡“末梢神经”

发表时间: 2025年04月23日 编辑录入: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为导向,统筹推进国债下乡工作,通过夯实组织根基、丰富宣传矩阵、优化服务机制、提升监管质效等方式,多维度破解农村居民购债难题,有效打通农村国债服务最后一公里,带动国债下乡金额和覆盖面明显提升。2024年以来,当地开展国债下乡宣传20余次,乡村国债销售额同比增长35.2%,市辖15个乡镇网点中14个网点均有国债销售,覆盖面达到93.3%,其中3个网点实现销售额“零突破”。

夯实组织根基,凝聚库银协作“联动力”。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分管副行长挂帅的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推进步骤,将农村国债市场建设纳入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考核范围,指定专人负责,构建“分管行长负总责、分管部门具体抓、分解任务到网点、重点督导到乡镇”的工作模式。围绕农村居民购债意愿、服务需求等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000多份,深入了解农村居民服务诉求,结合调研结果,引导承销机构谋求国债下乡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国债下乡的精细化和针对性。全面摸排辖内5家承销银行农村网点、助农取款点、金融服务站的数量、位置和服务能力,综合考量农村市场特点、国债发行计划等因素,精准绘制国债下乡“作战图”,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引。

丰富宣传矩阵,拓展国债政策“渗透力”。根据国债销量和巡查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建立3家农村国债发行示范点,为其他网点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强化库银联动,依托农行、邮储银行15家乡镇网点以及建行110个“裕农通”服务点等助农服务资源,建立常态化的国债服务站点,提供宣传、咨询等服务。借助“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宁县枸杞文化旅游节”、秋夏水果抢收等活动和节令,联合承销银行开展系列宣传,助推国债“破圈”“出圈”。着力打破宣传时域壁垒,制作“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三途径”等微视频,运用银行网点电子屏开启全天候轮播宣传,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推送海报,让“指尖上的宣传”惠及更多村民。

优化服务机制,巩固惠民便民“承载力”。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建立“购前意愿登记”制度,协同承销机构对有购债意向的农村居民实行预约登记,安排专人跟进提醒,协调就近网点对接办理,全力保障居民想买尽买、不跑冤枉路,有效提升购债满意度及复购率。创新“理财课堂+手机银行”服务方式,指导承销机构将手机银行购债的操作演示嵌入“农村国债理财课堂”,在宣讲现场为有意愿的居民开通手机银行国债账户,现场指导购债流程,助力提升购债效率。开辟购债“绿色通道”,督导承销机构农村网点在发行首日提前营业、增设临时专柜、配备咨询经理、增派业务人员抢抓额度,有效压缩等候时间,得到了农村居民的肯定。

提升监管质效,筑牢国债管理“防护力”。中国人民银行中卫市分行保持现场巡查频率与力度,2024年开展巡查67次,其中乡镇网点占比26%、覆盖率达80%,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持续跟踪乡镇网点销售情况,更好地优化了国债发行环境。开展针对性巡查,将销量低、宣传少、位置偏远的网点确定为“重点巡查对象”,综合运用“现场巡查+云巡查”方式,监督指导宣传、发行与兑付等情况,督促承销银行重视农村国债市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建立国债巡查问题通报机制,按月向承销机构总结通报巡查发现的问题,通过风险提醒、约谈高管、事后回访方式,纠正银行网点国债发行兑付中的不规范行为,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主办: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

地址:自治区人民政府院内东配楼304、305室(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400000043 宁ICP备13001332号-4